端午游園會龍舟賽。魯書華 攝端午活動中的非遺展演。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即開端、初始,午月謂五月,端午節正是由此得名。2006年,端午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又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全國性節日。
  今年端午節,北京市各區縣有不少與端午有關的文化活動。新京報採訪民俗專家講解端午習俗併為讀者推薦端午假期值得參與的文化活動。
  說起端午節,人們自然聯想到賽龍舟和食粽子。而相比興師動眾的龍舟競渡,食粽子這項習俗就顯得更家常,也更親民。粽子又名角黍、筒粽,它的由來也說法不一,但最深入人心的無疑是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屈原乃楚國的大臣,因主張對內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在朝中受到排擠,遭到流放。憂國憂民的屈原憤而寫下了《離騷》、《九歌》等千古名篇。而後秦攻破楚國首都郢都,屈原也在汨羅江投水自盡。屈原死後,楚國漁民敲鑼打鼓划著船到汨羅江上打撈其遺體,有人還拿出飯糰等食物投入江中,喂飽魚蝦讓其就不去咬噬屈原的遺體。此後因怕飯糰被蛟龍吃掉,人們又把糯米飯裝進竹筒再投入江中,之後又演變為用粽葉包裹,纏上絲帶,成了今天的粽子。
  不過,屈原自己曾在《九歌》中寫到劃龍舟,而聞一多也在《端午考》中稱,端午節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在江浙一帶,還流傳著端午節是紀念春秋時期含冤而死的吳國忠臣伍子胥的說法。粽子的出現也早於屈原幾百年,粽子與屈原產生的聯繫,大約是唐代以後流行起來的。
  據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介紹,粽子之所以與端午相結合,主要原因在於端午節的時間約在夏至前後,氣候炎熱,疫疾橫生,以五彩絲帶扎成的粽子作為祭祀食品,可驅厄納福。加之粽子的糯米、紅棗與粽葉的搭配,口感清甜爽口,食用可消暑,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 南北方粽子的差異
  吃甜還是吃咸
  雖然是通行全國的一種節令食品,但南北方的粽子無論在用料和造型上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在中國北方,人們通常偏愛食用甜粽子。以北京本地的粽子為例,據民俗學者馮建華介紹,北京人家裡包粽子一般只有江米小棗和江米豆沙兩種餡兒。
  根據個人口味,還可蘸白糖,或撒上糖桂花。紅棗主要採用河北滄州的金絲小棗或山東樂陵的金絲小棗。“在北京,粽子就是端午節吃那麼兩三天,平時連粽葉都買不著,粽葉都是端午附近才上市”。而在南方,粽子則是甜咸都有,種類豐富。其中咸粽子以浙江嘉興粽子,閩南和臺灣的燒肉粽、鹼水粽,以及廣式粽子、客家粄粽為代表。咸粽子通常以豬肉、香菇、蛋黃或板慄為餡料,有時也會放入蝦米、蘿蔔乾等作料。
  高巍告訴記者,由於南方水多,糯米的種植面積大,所以糯米往往與其他米一樣被當作主食吃,所以南方人會在粽子里包上肉、鹹蛋黃,做成咸粽子。而在北方,粽子更多時候是作為點心食用。“下館子吃粽子,飯店還會把粽子剝開,切成小塊,讓客人一口一塊蘸白糖吃,就像飯後甜點一樣”。也因此,南方粽子一般也比北方粽子個頭大。
  在粽子的做法上,美食家韓韜介紹,通常有著瘦肉要緊扎,肥肉要鬆綁,包冰糖桂花要放中心,以糯米圍實等等不成文的規矩。吃法上,北方人尤其北京人偏好把粽子涼著吃,有時候甚至要把粽子放在涼水裡撈一下,然後蘸著白糖吃,圖那個清爽勁兒。在南方,粽子由於作為主食,主要還是趁熱吃。
  粽葉
  粽子的粽葉,南北方也有所不同,南方多用箬葉,而北方則以葦葉為主。葦葉較窄,而南方的葉子普遍較寬(比如海南粽子就採用芭蕉葉包裹),這也影響了南北方粽子不同的大小。葦葉傍水而生,在北方一些乾旱的地方無法生長,當地居民就轉而以玉米葉裹粽子,扎成小枕頭狀。總體而言,南北方粽子的差異主要是就地取材的不同造成的。
  造型
  因為用料的不同,南北方的粽子在造型上也有著差異。北京地區的粽子通常做成等腰三角形,而在南方則有錐形、方形等不同形狀。高巍介紹:“等腰三角形象徵中庸,天地人的和諧相處,用五彩絲線一纏,則代表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可增強正能量”。而老北京還有一種特色民俗用品叫繒子,繒子是以硬紙折成立體正方形,再用五彩絲線纏扎而成,造型酷似粽子。繒子的內部可放入草藥、香料,有驅蚊、降溫的功效。“粽子和繒子有這麼個淵源,粽子就相當於把繒子的藝術造型給實用化了,成了特色的節日食品”。
  除了是端午節家家包粽子過節外,粽子也被用於饋贈親朋鄰裡,溝通聯絡感情。馮建華還介紹,在過去,姑娘嫁人後不能隨便回娘家,母親就趁送粽子藉機打發兒子去看看出了門子的閨女,以表達惦念之情。
  ■ 重點活動推薦
  第六屆北京端午文化節暨北京市首屆“非遺大觀園”端午游園會
  主辦單位:首都文明辦、市文化局、市體育局、市旅游委、延慶縣政府
  ●“聚中華精粹,展北京精神”北京市首屆“非遺大觀園”端午游園會
  時間:5月31日至6月6日
  地點:夏都公園、媯川廣場
  內容:聚集北京市100餘項市級以上非遺項目,在端午文化節期間及其後4天進行小吃集會、非遺藝術品製作展賣、鼓曲專場、武術專場、古戲專場、北京故事專場、傳統舞蹈專場、曲藝專場等非遺活動。
  ●“媯水泛龍舟,端午寄風情”系列龍舟賽
  時間:5月31日至6月2日
  地點:夏都公園西湖
  ●“南北同連理,端午情意濃”三省四地特色表演活動
  時間:5月31日至6月2日
  地點:夏都公園
  【活動詳情請查詢】
  2014北京端午節文化活動詳情請登錄北京文化熱線網站:www.bjwh.gov.cn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方微博:weibo.com/beijingfeiyi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陳然  (原標題:在北京,過一個傳統端午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z89vzfbq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